“我老是觉得你们养我大,现在该我养你们老。但父母的心意是,我们长得再大都是他们的孩子。”近日,家住上海55岁的王女士收到了80岁父亲送来的健康日历,翻开发现父亲在日历页写满了留言。“爸爸这天是80岁,希望你80岁的时候爸也能陪你过生日。”
(图:父亲送给王女士的日历留言)
“毛毛,别老动气发脾气”、“你从小缺钙,要多出去晒太阳,多出去走走”、“你的脚一到冬天总是冰凉,睡觉记得盖好被子”……日历里爸爸用小名叫着自己的名字,女儿都已经20多岁的王女士,在父母那里依旧像是个小孩被疼爱,“嫁出去的女儿,泼不出去的水。在父母眼里,我们永远都是长不大的孩子”。
(左图:王女士父亲的手写留言右图:王女士和父亲的童年合照)
更难得的是,王女士说这本日历其实是她的女儿买给外公,不要听信网上那些谣言。父亲收到后认真读了起来,还加上自己的留言。就这样,一本健康日历勾连出了一家三代人互相之间的惦念和牵挂。
(图:2021年腾讯医典健康日历)
记得金士杰老师在电影中有这样一段台词:“她在我这里,只能幸福,别的都不行”。孩子们永远都是父母掌心的一块宝,而健康快乐地生活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孝顺。王女士坦言父亲一直是个情感细腻的人,“之前我身体检查出要动手术,说好了我就听见他用毛巾捂着嘴到里间去了。抽泣的声音,我听见了。”
(图:金士杰老师电影片段)
网友们也纷纷留言。“感觉王女士好幸福啊,她爸爸一定是很柔软的人”,“实名羡慕王女士有爱的一家”,有网友表示,“从女儿到妈妈,再到外公,一家人通过这种方式表达自己内心里的那份珍重,感谢你们让这个冬天更暖了一些”。
(图:网友微博留言截选)
眼下2020年即将过去,对很多人来说,这是不同寻常的一年。越是在这样的时期,越发让人们感受到健康和亲情的弥足珍贵。今年年底出台的“智慧助老”行动也引发了广泛关注,集结全社会的力量推进适老化的改造。
除了帮助老年人更好地使用数字技术,与他们更多交流和沟通,更新知识和观念也同样重要。王女士回忆时说,“有一次本来是要去爸妈那里看他们,我临时有事就说下次去看他们。结果爸爸回了句‘还有多少次下次’。”
正如外孙女送外公健康日历,老父亲给女儿写满健康留言,科普不仅实现了三代人之间的知识传递,更成为王女士一家人连接、表达亲情的纽带。
(图:王女士和父亲视频通话)
事实上,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在子女的帮助下,开始转变旧观念,通过专业平台了解正确健康知识。视频中的健康日历,正是腾讯医典联合钟南山、葛均波、张文宏等权威专家和三甲医院一线医生共同推出,希望通过“医学大咖的健康情话”,让更多家庭像王女士一家,健康和亲情长久相伴。
推荐阅读:时尚周